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时政要闻>详细内容

桃源理顺粮食流通体制结新果 从沉重包袱到税收大户

来源:本站发布 2005-12-23 08:28 字体:【

本网讯(通讯员 莫亚球 张美珍) 从2003年5月下旬开始,桃源县启动了国有粮食企业体制改革,经过两年多时间运作,改革基本完成,目前,粮食流通体制逐步规范,到上月中旬,已顺利完成中、晚稻收购3万吨。

桃源是全国产粮百强县,每年粮食、油料等产量在50万吨以上。2003年以前,一直是县国有粮食企业统购统销,从1998年到2004年形成的政策性挂账达2.8亿元,县财政每年要负担挂账利息1581万元,形成了粮食越多,负担越重的怪圈,一度风光无限的粮食系统陷入了下雨背棉花——越背越重的局面。为把粮食系统改革推向深入,县财政、粮食、国土、房产等部门组成联合清产核资小组,并聘请3个社会中介机构,对全县20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附营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澄清粮食企业土地、房产等资产底子。通过人员置换、资产置换重组,成立13个办事处,10个托市收购点,支付改革成本5759万元,101人被重组企业返聘上岗,1964人移交当地社区。对原国有粮食企业的资产加强监管,由县财政、粮食等部门联合对资产实行重组、租赁、拍卖等形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鼓励经营户开展独立的市场经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粮食流通加工领域。粮食流通体制的逐步理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粮食油料的加工转化,涌现了1000多家民营粮食油料流通、加工企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每年加工转化粮食油料15万吨,每年向国家上交利收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