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资讯>详细内容

119只中华秋沙鸭“组团”来桃打卡 畅享春光

来源:桃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3-16 17:00 【字体: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CEAAF)联合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在桃源沅水流域进行了中华秋沙鸭种群的全面调查。调查显示,来桃源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达到了119只,为桃源境内历年调查的最多数目。这是我县自2008年首次监测到中华秋沙鸭以来,连续第16年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种群。

在桃源水电站大坝下方紧邻县城的浅滩水域,河流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十只中华秋沙鸭正在悠闲地享受温暖的春光,仿佛一群春游的小学生,时而安静时而调皮。有的轻轻拨动脚掌,闲庭信步般浮在水面,欣赏春日美景;有的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倏的一下消失不见,畅游一番后又突然冒出头来,活力满满,尽显“游泳健将”的风采;有的扑腾着翅膀,专心梳理着羽毛,快活又自在;这两只则开启了“约会模式”,在水面上互相追逐,浪漫的爱情气息一触即发。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博士 刘培中:今天我们在坝下观测到了大约是25只中华秋沙鸭,这个种群数量在三月底这个迁徙季(节)还是不容易见到。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因其背部及两侧羽毛上布满中华祥云纹而得名,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它们有着严重的“洁癖”,对生存环境尤其是水质极为挑剔,喜欢生活在开阔干净、水质清澈的山区河流、水库环境里,又被誉为“环境生态试纸”。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博士 刘培中:中华秋沙鸭是一个警惕性比较强的濒危物种,能在桃源县(县城)这么近的地方看到中华秋沙鸭,说明了县城对其的干扰是比较小的,居民的保护意识是比较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坝下的水质是非常过关的,它的鱼类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且这些出露的洲滩能够为中华秋沙鸭提供栖息和休憩的场所。

沅江水质优良、基础饵料丰富,为中华秋沙鸭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除了桃源水电站大坝下游,桃源县境内的竹园水库、会人溪水库、黄石水库、凌津滩电站下游等地也是中华秋沙鸭经常打卡光顾的地方。

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博士 刘培中:沅水的主干流,包括上游的支流,再包括支流上的水库,都是中华秋沙鸭的一个栖息地或者潜在栖息地,它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对中华秋沙鸭来讲都是适宜的。我们联合沅水湿地公园在今年1月份和3月份的调查中,分别发现了103只和119只中华秋沙鸭,这在整个国内是属于比较罕见的越冬种群数量。

近年来,我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与保护,狠抓日常巡护监测、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破坏湿地行为执法等工作,沅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沅水湿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鸟类种群数量从54种增加到106种,公园内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升。

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 李建华: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与建设力度,重点突出中华秋沙鸭科研、监测与保护,吸引更多的种群来沅水湿地越冬、栖息,将其打造成桃源沅水湿地乃至常德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的一张名片。


(编辑:官必珍)

(审核:谭琳琳)

(签发:王帮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