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自然资源局:多举措筑牢地质灾害“防护栏”
6月22日以来,桃源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应对这次强降雨过程中,桃源县自然资源部门积极行动,早部署、早安排,用实际行动防范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群测群防预警网守好“人防”第一道门
“感谢政府,我要是还迟点转移,真是后果不堪设想,是你们救了我一命。”7月9日,提起当时的经历,桃源县仙人溪村村民左锦圭夫妇还是心有余悸。6月22日凌晨四点,夷望溪镇的雨量已达乡镇强降雨红色警报,随着一阵树木撕裂的声音和泥石翻滚的声音,左锦圭夫妇家的窗户涌入大量泥石流,最深处达一米多。而此时左锦圭夫妇早已在21日下午就被镇村两级干部安置到琚文忠家。每当谈起当初拒不转移到安置点的做法,夫妇二人都悔不当初,也同时暗暗庆幸转移及时,躲过了一劫。
自6月21日下午起,桃源县南部山区普降大雨,县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管理股负责人林秀华便在县地灾防治工作群里发送预警消息,按照“631”预警机制,收到信息的镇村两级干部职工及时向辖区内居民进行转发,对未反馈信息的居民采取打电话、上门告知等方式进行预警;对切坡建房户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居民进行上门劝离,分别转移到分散安置点和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
受本轮强降雨影响,桃源县受灾人口105639人,损毁房屋1321间,全县共转移群众5435户11879人。
同样感到庆幸的还有该村赵新军夫妇。由于后山有轻微开裂情况,6月21日下午镇村干部来到他家进行劝离,赵新军开始抵触情绪较大,干部们苦口婆心地作了一个多小时工作,他还是不愿搬离去安置点。镇村干部决定采取迂回战术,指着屋后几株大树告诉他,一旦大雨袭来,伴随着泥石流倾泻而下,大树冲倒后肯定会压倒房屋,必须要砍掉。经过赵新军同意,镇村干部也主动加入砍树队伍。砍完树,镇村干部又开始给他作工作,他这才答应搬离到村集中安置点。不出所料,在22日晚,他家后山发生山体大面积滑坡,除了屋内少量进泥沙,房屋无任何损伤。
桃源县地处武陵山与雪峰山余脉交汇处,地形复杂多变,多发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境内中高风险切坡建房户多达5396户,有12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桃源县采取“人防+技防”,确保应转尽转,不让一个群众深处灾害隐患处;再通过加强复检,排危除险,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普适型监测设备为“技防”插上科技翅膀
“一听到警报声,我就知道要滑坡了,立马爬起来就往外跑,再晚几分钟我就跑不出来了。”桃源县杨溪桥镇牯牛山村一成功避险居民激动地说。他家住在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7月1日凌晨,一声刺耳的报警声响起,他本能赶紧穿衣,拉着妻子就往外跑,当跑出去后几分钟就发现山体滑动。据镇自然资源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到警报后,县镇村点四级立即出动力量,第一时间组织转移安置群众。天一亮,县自然资源局立即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后制定出最佳处置方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桃源县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布设普适型监测设备,预警设备有雨量计、拉线式位移计、GNSS基站、报警器。通过监测降雨量、滑坡整体位移变形等情况,一旦达到阈值,报警器发出警报,及时提醒村民转移。目前,全县已对7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布设普适型监测设备,后续按照应装尽装原则实现在册隐患点全覆盖。
地质灾害隐患大复查守牢“安全”底线
“周伯伯,听说你家房屋后面有山体开裂现象?我过来看看情况。”7月1日,桃源县茶庵铺镇自然资源所所长吴敏带队来到七里冲村周正秋家里勘测山体滑坡情况。周正秋家属于转移安置户,房屋在6月22日那场大雨中由于山体滑坡,屋内有将近30厘米厚的泥沙堆积。这两天未下雨,周正秋带着妻子一同返回老屋清理屋内泥沙,在山后发现有一处开裂现象便向村里反映。村党支部书记周秀英接到情况反映后,立马向镇上汇报了相关情况。
“现在虽然天晴了,但山上还有裂缝,有滑坡的可能,周伯伯你们还是要住到安置点去,您全家暂时不能回迁居住,待雨停72小时后,我们请技术专家对您家后山稳定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安全了,你们再回来。另外,镇上会安排专人对山体裂缝进行充填处置,好让你们安全居住。”勘测完情况后,吴敏告诉心悬着的周正秋。
“那我就放心了,感谢政府这么关心我们,又安排我们吃住,又帮我们处理险情。”周正秋握着吴敏的手激动地说道。
“山体滑坡,就能让房屋顷刻间变成一堆废墟。近段时间,全县持续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饱和,岩土体结构松散,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极易再次发生,危及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桃源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曾拥军表示,当前,县自然资源局已安排技术单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雨后大复查,做到早发现早防范,坚决守牢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防线。
(编辑:官必珍)
(审核:谭琳琳)
(签发:王帮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