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时政要闻>详细内容

小洋溪村的“绿色金库”

来源:本站发布 发布时间:2009-04-05 11:36 【字体:

    “你们村修路和造林这两步棋走得不错,靠山吃山,给群众找对了门路。”3月29日,桃源县妇联和桃源二中两个工作队的主要领导来到寺坪乡小洋溪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察看了村里去年完工的村级工路和村民近两年植下的成片杉树林,不禁连声称赞。

  寺坪乡小洋溪村是典型的田少山多的小山村,全村700多人,人均口粮田不足1亩,山林面积却有7000多亩。为了充分发挥林业优势,该村从2006年开始多方筹集资金130多万元,硬化了6.9千米的村级公路,完成了发展的第一步。

  “公路一拉通,过去运不出去的楠竹杉树在路边上就能换成钱,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下就上来了。”村支书徐光庆介绍说,该村除了3千多亩楠竹林外,还有近3000亩已经老化的油茶林和荒山。为了带动群众植树造林,村委会把工作分成三个层面:首先要求党员干部起榜样作用,再要求他们带动自己的亲朋好友,然后做好一般群众的工作。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去年下半年全村掀起了改造老油茶林、绿化荒山的热潮。到目前为止,全村造林面积已达1000多亩,剩下部分将在今明两年全部完成。

  “去年冬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了。”谈起造林典型,徐光庆更是如数家珍。他介绍说,李杏冲组的老党员文子如,不顾老年体弱,栽种楠竹50多亩。同组60多岁的袁兴加,一般上午当屠夫卖肉,下午上山,几个月下来栽了27亩。油房塝组54岁的袁学业,两老口在山上干了几个月,40亩造林面积也已基本完成。据不完全统计,该村造林面积10亩以上的已有50多户。

  “面积最大的还是徐振武。”谈起油房塝组的徐振武,徐光庆对他造林的过程记忆很深。他回忆说徐振武以前在外打工,去年回到村里后一时找不到发展门路。后来在他的建议下,徐振武投入8000多元,造了120多亩杉树林。“一亩杉树林一年一般能带来200元的经济收入,120亩一年就是2万多。”徐光庆说当初就是这笔明白账让徐振武动了心。

  “3000亩老油茶林和荒山如果全部改造完成,一年的经济效益就是60多万,这真是群众的钱袋子。”谈起村里今后的发展,徐光庆说走完植树造林这步棋后,村里还会想法办一些竹木加工企业,进一步提高竹木的经济效益,增加村民的就业岗位,让7000多亩青山变成一个巨大的绿色金库。
 
工作队员和乡村负责人查看杉树成长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