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川仙隐即桃花源被列为桃源县八景之首
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桃花源多少美丽动听的名字:桃源仙境、世外桃源、洞天福地......如果从桃源县城乘车南行驶15公里,或乘船溯沅水而上,于“问津处”登陆,再“沿溪行”,便可一睹她的芳容。她就象一颗熠熠耀目的明珠,镶嵌在万山丛中;又象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以动人的笑颜迎接着游人宾客。
桃花源系一建筑群。它的范围,按《桃源县志》记载:“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所定山界:东西阔七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大江五里。障山在祠堂南四里,以山顶分水为界......”又据清嘉庆《桃源县志》所载:“桃源之山,西尽水溪,东逾桃花之溪,群山环拱,周围五十里,其首曰桃源洞山,一曰武陵之山......”唐宋年间,这里已被封建王朝重视。据有关资料记载: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曾规定桃花源一带“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护山林。”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诏隶二十户,免徭,以奉洒扫。”1959年月1月24日,桃花源被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在晋代以前,这里就以风景幽静,林壑优美而出名,那时叫做乌头村。自从东晋诗人陶渊明把这里的山光水色写进《桃花源记》以后,这里才正式以桃花源命名,从此,名声日隆,在诗人的笔下,桃花源的自然风光是美的:那萦回曲折、泠泠有声的桃花溪;那溪边鲜美的芳草,缤纷的落英,以及那“仿佛若有光”的古洞,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清秀明丽的画卷。诗人又根据自己的旨趣和抱负,把这古洞内的天地,幻想成“相命肄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在这里“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在这里,“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他给这里自然的风光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面纱,使这里的美显得更加隽永、更加深沉,给人以一种神秘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诗人笔下的桃花源,就是这种外表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内在美(“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的社会制度)浑然天成的统一体。正因为如此,她以自己所独有的这种“美”吸引了古今多少骚人墨客,招来了多少羽士高僧,也使许多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纷纷寄希望于这块仙境乐土。他们登寺观而缅古,入古洞而抒怀,或吟唱于高山,或赋诗于清流,留下了一篇篇动人华章,各自以生花的妙笔,为这里增添了一道道绚丽的色彩。在王维的笔下,这里是“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一幅美丽的图景。那盛开的桃花,如火如荼,似红云,似落霞,“坐”、“行”、“遥”、“近”,仅用四字构成了层次分明的画卷。韩愈称这里的“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蒸红霞”,多么鲜明的色彩。苏轼对这里的描写又与他们不同,他不学王维和韩愈用大红、着热色,仅用“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给人以一种舒淡的恬静的美。至于王安石,完全把这里写成一种神仙之境了,说桃花源中人“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宝枝为薪!”桃花源的自然风光是美的,陶渊明笔下的意境更是美的,再加上历代骚人墨客的吟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这里的风光,挖掘丰丰富的内涵,使得这里美不胜收了。
据嘉靖《常德府志》记载:“桃川宫,县西南二十八里,晋建。”可见自晋代始,这里就有了建筑,且建筑以“桃川”命名,足可想见与桃花源之间的密切关系。到了唐代,这里便形成了自沅水边至桃花山的巨大的建筑群。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朗州官奉召修桃花源五百仙人阁成,名望仙阁。宋徽宗政和一年(公元111年)。依桃源山势建梵寺,分上、中、下三宫,次年,钦赐“桃川万寿宫”宫名,形成颇具规模的建筑群,至元惠中时(公元1333--1368年)毁于战乱。明清两代,桃花源的建筑移至桃花山,以秦人洞侧之大士阁(今桃花观)为主体,时与时毁。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桃源知事余良栋重摹,雕刻“桃源佳致”碑,同时,还重修靖节祠,并沿山配置亭阁,按陶渊明桃花源诗命名。桃花源历经兴废,风景多变。解放前,古迹横遭破坏,景物荒芜殆尽,不少建筑因失修而倒塌。解放后,党和政府特别重视保护国家文物,几经修复,真是三十六洞,别有一天。
桃花源面朝碧澄清澈的沅水,背靠层峦挺秀的群山。这里,有芳草鲜美的“烂船洲”;有清澈明亮的“桃花溪”;有“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的桃林道;有“桑竹之属”的广袤桑园,有劲节高风,坚韧挺拔的万竿翠竹;有充满神话和传奇色彩的“秦人古洞”......古人游览桃花源景区的路线是:在桃源县城上船,溯沅水而上,再在问津处登陆。先游水府阁,后门洞、烂船洲,再溯桃花溪而上,可观赏空心杉,仰桃川宫,炼丹台、沦鼎池遗址,抵佳致碑。过佳致碑,进桃花源牌坊,跨穷林桥,穿二道门,便抵菊圃。方竹亭就在菊圃右上侧,亭边可遥望遇仙桥,在遇仙桥上小憩片刻,历石级而上,过水源亭、桃花潭,到秦人古洞。洞内可览豁然轩、千丘田、延至馆、高举阁、归鹤峰、摩顶松等风景与建筑。过摩顶松,顺坡势而下,可到渊明祠、桃花观、蹑风亭、玩月亭。穿桃花观山门,经集贤祠,右拐,沿寻契亭、既出亭,可从向路桥而出。
如今几经修葺、扩展,已将桃花源分成了桃仙岭、桃源山、桃花山和秦人材4个景区,景区面积由原来的不足半平方公里,扩大到近9平方公里。景点由原来的20余个,增加到70余个,这已非古桃花源可比拟了。
桃花源因《桃花源记》而得名,《桃花源记》因桃花源而生色。那么,陶渊明所描写的这处仙境到底是怎样来的呢?这又得从牛郎织女说起。
传说,牛郎和织女被王母娘娘用银河隔开以后,织女天天茶饭不思,既想丈夫,又想伢儿。夫妻俩分开在银河两旁边,一年只见得到一次面,不见面想得心疼。后来,织女想,家里有田有土,总比这样留在银河边受折磨强,还不如叫牛郎带着伢儿回去的好。
织女有个妹妹,叫七仙女。她很同情织女和牛郎的遭遇。她晓得了织女的心思后,对她说:“牛郎家里穷,回去还是一样过苦日子?”便帮她出了个主意,叫她织块衣食住行样样俱全的锦缎,让牛郎带回去,锦缎一落到人间,那就会随着锦缎的样儿变,样样齐备,这不就可以过上安稳日了了吗?织女感到这个主意好,她就日夜不停地纺起锦缎来了。她用青色丝线织成山岭,用赭色丝线织成土地,用蓝色丝线织成池水,用绿色丝线织成竹林。她织呀织呀,锦缎上出现了美景:蓝天、白云、明晃晃的太阳;天上鸟在飞,塘里鱼在游,猪羊满圈,鸡鸭成群,屋前屋后是一片红艳艳的桃花。可是她一边织一边想这块地方织得再好再富裕,有什么用啊,一旦被官府坏人发现了,还不是被他们白白霸占去?她就把这心事告诉了七仙女。七仙女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叫她用灰黑色丝丝织成一个通天的大山洞,把这些山啦,水啦,田啦,房屋啦,牲畜啦,一齐都安置到山洞里头,外面只留下一个窄窄的洞口再用青色丝线在洞口织了许多乱蓬蓬的藤条。这样,把这个洞口掩遮起来,谁也发现不了这个好地方了。她要赶在七月初七之前,把这块锦缎织出来,好让牛郎赶快带到人间去。
到了七月七日,织女果然织成了这块锦缎,心里高兴得就甭提了。她带着它去会牛郎的时候,心里“砰砰”跳,怕被看守的天兵看到了。她急急忙忙往银河边走,只见前面已经架起了鹊桥,心里一阵高兴。不料她刚刚踏上鹊桥,忽然听见头顶响起一阵哼哼的冷笑,抬头一看,王母娘娘正板着脸望着她呢。这一下,织女心就慌了。不好!锦缎掉下去了。那锦缎离了织女的手,就飘飘荡荡地往下降。飘呀,飘呀,飘过九重天,快飘到人间时候,顿时放射出闪闪金光,把大地照耀得通亮。王母娘娘原来并不注意,等到看见人间金光闪亮,这才发现有块飘飘荡荡往下降的锦缎,赶快派天兵天将去追回来。可是已经追不上了,锦缎已落到人间的大地上了。只听见“轰”的一声声响,地上放出一片红光,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山洞。山洞的洞口上网着藤蔓,周围开着桃花;山洞里的那块地方,和锦缎上的图案一模一样,美极了。王母娘娘没有办法,她想,这仙境已经到了人间,收也收不回来了,但可不能让凡人进去呀。于是,她从架桥的喜鹊中选出两只派到人间,叫它们日夜看守着这块仙境,不许一个凡人进去,当然更不准牛郎到山洞里去。从此,喜鹊就一直守着洞口,叽叽喳喳的,人们还以为是个喜鹊巢呢。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