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时政要闻>详细内容

桃花源里品牌香 桃源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来源:本站发布 发布时间:2006-08-23 11:31 【字体:

桃源县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批规模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形成了“群龙”起舞之势,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百分之六十,总产值逾三十亿元——
桃花源里品牌香



青翠欲滴的桃源楠竹


甜脆可口的桃中新品———桃源香桃

俏销韩日、欧美的金果罐头


连绵起伏的桃源大叶茶基地

德江棉纺厂生产的“德飞”牌棉纱,被誉为“湖南第一纱”

      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曾经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原始农耕社会的一个象征。而现实的仙境桃源,不仅引领过传统农业的风骚,而且也遭遇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嬗变的阵痛。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现代工业文明如春潮涌动之时,世外桃源并没有固步自封,从自给自足的小天地中一路走来,走过风雨,走出封闭,把“后遂无问津者”的千年一叹,抒写成“换了人间”的千古绝唱。如今,4441平方公里的仙境大地上,“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依在,横空出世的厂房与山坡上青翠欲滴的竹木比翼,田野里茶果飘香与车间里机器轰鸣共随,粮食、油脂、棉麻、水果、畜禽、竹木、茶叶、烟叶等八大龙型产业“群龙”竞舞。田园美景遮不住,万紫千红又一春,桃源千年沿袭的传统农业,被抹上了一层浓浓的现代农业的色彩,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桃源农业品牌的内质

    桃源县位于湘西北,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明显。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这里青秀的山水和肥沃的土地,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耕地面积127万亩,位居全省第一,水面50万亩,丘岗山地400万亩。全县森林蓄积量达733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8033万根,森林绿化率达56.8%。盛产水稻、棉花、茶叶、苎麻、油料、水果、药材和竹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粮食、油料、肉类产品跻身全国百强县,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历年来,勤劳智慧的桃源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辛勤劳动,赢得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首批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及国家商品粮、优质油料、优质棉、瘦肉型生猪、蛋品出口重点县和出口绿茶优势区域县的美誉。

    品牌就是区域产品标识,就是核心竞争力。从1960年桃源大种鸡作为“国宝”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得金奖开始,以“桃源”命名的一大批农业品牌接踵而生。桃源黑猪、桃源大叶茶等名优特产享誉中外。近些年,桃源大力挖掘和提升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深厚文化底蕴和较好开发前景的特色品牌,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开展本地优良畜禽品种的选育研究,以桃源黑猪为母本育成了湖南省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瘦肉型猪品种。并提高了桃源大种鸡的外观纯度和生长性能。目前全县年出栏桃源黑猪55万头,出笼桃源大种鸡1100万羽。根据桃源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县里有选择性地引进了适宜生长、品质优良的水稻、油菜、水果、畜禽品种40多个,通过严格筛选和精心改良培育出了桃源香桃、无核桃柑、桃源大柚、波黄杂交羊等一批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县域农业品牌。近年来,全县已开发和培育出桃源黑猪、桃源鸡、野茶王、鲁洲糖、金果橘、明月油、跃宇竹、无核桃柑等20多个知名农业品牌。其中明月色拉油、灵芽茶叶、古洞春茶叶等11个品牌被评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富硒柑橘荣获“中华名果”称号。

    桃源大叶茶是大自然造化出来的极品,为桃源所独有。由于桃源茶庵铺、太平铺一带地处雪峰山余脉腹地,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为优质茶叶生长提供了极佳环境。经过土专家卢万俊等人40余年地精心选育和培植,从养在深山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桃源大叶茶以其色泽嫩绿,甘甜可口,浓香馥郁而深受世人喜爱。目前,全县已发展到1万多亩无公害大叶茶生产基地,桃源大叶茶不仅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且还被中国名牌战略会授予“中国绿色驰名品牌”。

    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用品牌聚合资源,靠品牌壮大产业,以品牌抢占市场,桃源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全县共培育农业特色品牌34个,建成了米业、糖业、竹业、茶业、油脂业、果蔬业、畜禽业和棉麻业八大龙型产业,形成了业业有品牌支撑、项项有龙头牵引的发展格局。全县依托优势,突出特色,还因地制宜地培植了辣椒、荸荠、苎麻、桑叶、红豆杉、粉葛等6个万亩以上的特色种植基地,把鲁胡子辣酱、漆河荸荠、黄甲铺苎麻、剪市蚕茧、太平桥的红豆杉等做成了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的小龙头产业。对产业基地建设,县财政每年投入扶持资金50万元以上,近年扶持扩建优质水果、楠竹、大叶茶等13万亩,建设养殖示范小区7个。信用联社、农行、农发行等银信部门加大放贷力度,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发展。对农产品基地乡镇的农户授信18.3万户,累计投放小额贷款2.3亿元。

    蓬勃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焕发了桃源农业品牌的光彩

    时光倒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此时的桃源正背驮着传统农业大县“辉煌”的重负。由于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农业大县的优势不复存在,农业大县的殊荣并没有给这块人间仙境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也没有给桃源的财政带来殷实,给桃源人民带来富足。如何在竞争中寻求机遇,在困境中力求发展,这是摆在桃源决策者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历经改革大潮的彷徨和洗礼,在失败的教训中苦苦探索和思考,终于,他们以凤凰涅槃新生的姿态,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幡然醒悟,唱响了“工业立县,项目强县”的交响曲,开始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跨越的梦想。

    就农业大县而言,资源优势是其最大的发展优势。因此,桃源始终坚持把依托资源、转化资源作为根本方向,瞄准总量规模大、地方特色浓、开发前景好的优势农业资源,做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文章。走变农业优势、资源优势为工业优势、经济优势之路,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结构的质变。几年前,山东鲁洲集团看好桃源的粮食资源,出资310万元整体购买了县酒厂,并注入3000多万元进行技改,投产当年就加工转化粮食1.4亿公斤,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这个项目的引进,让桃源人尝到了开放兴工的甜头,看到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前景。

    桃源有楠竹55万亩,茫茫竹海不仅是一道美丽的旅游景观,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宝库。益阳老板曾跃龙十分看好这里的楠竹资源,在桃源人的热情招引下,1999年,他在这里创办了跃宇竹业,主要生产竹地板、胶合板、凉席等竹制品,每年转化加工楠竹400万根以上,年创产值6000多万元,解决就业岗位300个。该企业生产的竹地板已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该企业大力实行“品牌专业化、产品系列化”战略,不断开发“跃宇牌”竹制品品种,新上了8万平方米的高档竹地板生产线,目前已成为全国第四、全省最大的竹制品加工企业。

    桃源依托农业品牌建龙头,立足粮油、棉麻、竹木、水果、茶叶、畜禽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先后引进和发展了33家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功能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了310多家,其中生产能力过千万元的达21家、过5000万元的5家,过亿元的4家。桃源明月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桃源鲁洲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被授予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湘鲁万福、金果果蔬、桃花源茶叶集团、跃宇竹业、德江棉纺、三尖农牧等6家企业被授予常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八大龙型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30亿元。目前,该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具备了每年可转化全县粮食总产的25%、楠竹70%、水果32%、油料80%、棉花90%以上的生产能力,形成了“20个龙头企业领跑、300个配套企业跟进、8个10万亩基地支撑”的产业联动格局。

    一个龙头就是一个跳板、一条纽带、一座桥梁。龙头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带动着一批基地和千家万户共奔致富大道。

    星光璀璨的桃源农业品牌,托起一个经济强县的梦想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桃源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渐地转化成了稳定的经济优势。到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品牌中有34个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15个获部优产品称号、42个获省级新产品称号、50个获省优产品称号。这些星光璀璨的品牌背后,凝聚着百万桃源人民打造经济强县的梦想,承载着无数开拓者为之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梦想是靠行动来实现的,桃源人从来就不乏富于激情的创造,不缺脚踏实地的行动。为早日实现经济强县的梦想,桃源县的决策者们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的战略思想,按照一个龙型产业、一个加工龙头的构想,坚持“外引内联、多元发展”的思路,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加工龙头。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对外招商。近年来全县共引进农业投资项目86个,到位县外资金5.2亿元,特别是成功引进了金果果蔬、鲁洲糖业、湘鲁万福、水府食品、跃宇竹业、惠泰针织、丽源针织等24家规模较大的农业加工龙头,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有12家。相继启动了鲁洲糖业二期、金果果蔬三期、万福糖业二期、裕东纺织二期等扩改建设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县内民间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发展民营加工龙头230多家。民营企业三江禽业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集饲料加工、家禽孵化、蛋鸡养殖于一体,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带动周边1000多个农户规模养鸡,年创产值3400万元;郑家驿乡文桂兰投资300多万元创办了洞天竹业公司,年转化楠竹100万根,创产值1500万元。

    他们还积极引导和支持骨干龙头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转化水平和产品增值能力。德江棉纺厂改制以来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进行设备更新,装备了世界一流的气流纺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生产能力由5000锭增加到5万锭,产品档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生产的“德飞牌”纯棉纱远销广东、浙江等省;明月油脂经过先后五次技改扩能,由原来年产值不足5万元的作坊式企业,改造成了年产6万吨的精品油生产线和5000吨的色拉油生产线,成为湘西北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龙头。

    桃源的决策者们深知,要发展工业就必须立足桃源实际,依托资源优势,整合资源优势,壮大产业基地,做大资源总量,为工作发展夯实可靠的资源基础。

    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每年与农户建立订单或协议农业生产基地80万亩以上,带动农户20多万户。建立了粮食、油料、蔬菜、柑橘、茶叶等五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35万亩。2005年,鲁洲、金果、德江、明月等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创汇2500万美元,上交税金2308万元,税后利润2615万元;直接安置就业6200多人,其中金果果蔬公司安排就业4100余人。农业产业优势加速提升,促进了农业增效,拉动了相关产业,扩大了社会就业,繁荣了农村经济。农村经济总量迅猛扩张,去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8.88亿元,增长5.5%;全县大宗农产品转化率达60%以上,八大龙型产业的总产值逾3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17元,净增253元。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兴起,桃源已逐步实现了兴工强农、工农互补的“双赢”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桃源的县域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发端,如今,一大批现代工业乘势而起,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仙境大地扎根、壮大。“十五”期间,包括续建扩改在内,全县先后引进县外项目160多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79亿元、境外资金4756万美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6个,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1个。百亿工业航母创元工业园、年产300万吨的牛力水泥集团等现代工业企业带动了整个县域工业的腾飞。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完成工业税收1.2亿元。“工”与“农”的联盟,“工”与“农”的对接,使桃源的农业发展来势强劲,工业发展后劲十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态势在仙境大地正逐步形成。去年,桃源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中位列常德市第一名,全省第十五位,在第5届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选中,桃源县位居第64位。世外桃源正以全新的面貌实现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县、经济强县的跨越。

    1959年7月1日,毛泽东写七律《登庐山》,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今天读来,别有意味。桃源人顺应新世纪中部崛起的滚滚浪潮,早已从陶渊明笔下梦想的世外仙境,脚踏实地走向和谐的小康社会,他们不再只是耕田,同时还在兴工,孕育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