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造林5万亩 全民创业掀高潮
荒山淌金,林间流银。日前,看着满山遍野的油茶郁郁葱葱,家住理公港镇泥头山村三组的余梦忠兴奋不已,他介绍说,他家原有38亩油茶山,属于低产低效林,油茶林中灌木杂草丛生,品种良莠不齐,结果少,产量低,林地土壤板结,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历年平均茶油产量仅在5公斤左右。这些年来,他不知为此愁白了多少头发。今年,他在县林业局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后现学现用,着手对油茶林进行改造。低改后油茶林每亩增加经济效益560元。周边35个农户看到他成功后,纷纷自发掀起改造热潮。这是我县通过树立各类林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共完成社会造林51000亩,造林面积和造林质量较以前有明显提高。全县个人累计造林达1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近1000户。
“要想让有了资金的农民敢于投入,政府必须政策到位,技术服务到位,并通过典型引路,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参与林业产业建设的热情。”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农民从事林业创业,有眼界、有激情、有基础的投入,当然也有顾虑,一怕税费高,二怕政策变,三怕资金链断。这就要求我们相关部门在政策、服务上多为他们着想,让他们动起来,富起来。”
近年来,随着实施退耕还林、长防国债、长防农发、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楠竹产业、油茶产业等国家项目工程,芦花潭乡林业生产出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过去,组织造林不是喊不动人就是造林质量得不到保证,如今自掏腰包把自家的责任山造林绿化,已经成为林农们的自觉行动。现在,全乡的所有山头都披上了“绿装”,造林只能在房前屋后等空坪隙地见缝插针栽树,哪里有采伐迹地或者荒山荒地,就会有多人找上门来寻求“合作造林”,更有造林能手和资金充足的人士将目光瞄准了邻乡成片荒山荒地搞租赁开发。
林业建设时间周期长,技术要求比较高,资金投入比较大,一直是制约林业产业建设发展的瓶颈。今年,县林业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到目前为止,全县已通过林权中心流转林地近1.2万亩,实现年度流转收益60多万元,利用林权证抵押贷款13宗,贷款金额1360万元,解决了部分企业和林农进行林业产业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该局针对返乡农民工、苗木花卉栽植户以及林农,制作了内容丰富的林业技术培训教材,派出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权威专家,免费为农民工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技术培训,先后共举办培训班七期,共培训1200人次。
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块地,林改让原来的土地发挥着最大的潜能,推动了林业产业经营集约化、建设规模化的形成。目前,全县已形成了油茶和楠竹两大林业支柱产业。2008年我县被湖南省列入油茶产业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县,享受国家油茶产业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县同等待遇。通过国家和县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油茶产业开发企业落户桃源。像湖南文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公司、广东惠州市客商罗祖作均已落户桃源,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大批有资金的林农、返乡农民工和社会人士都加入到油茶产业开发建设队伍中来。与此同时,我县引进建成了跃宇、洞天、兄弟、朝阳等产值过千万元的竹木加工企业,加上本县100多户从事楠竹加工的个体户,形成了319国道沿线竹制品加工生产带,开发出了8个系列100多种竹制产品,成为竹产区乡镇农民创业、致富的主导产业。这些企业通过集中开发、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建设开发油茶、楠竹产业,对推动全民创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