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时政要闻>详细内容

弱势群体受关爱 麻风病族笑颜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3-20 09:42 【字体:

      这是社会弱势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的缺手,有的没腿,有的皮肤糜烂,有的面部丑陋狰狞……麻风杆菌一点点地摧残着他们的的身体,更让他们心寒的是那一双双像避瘟神一样的眼神。当人们“谈麻色变”的时候,桃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勇敢地走进这个群体,不仅精心治疗他们身体的病痛,更用爱心温暖着那一颗颗逐渐寒冷的心。使这个特殊群体——麻风病群体重新恢复了生活的自信心,有不少人病愈回归社会后勤劳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有的子女升入大中专院校学习,有的入伍保卫祖国,有的被招工提干升职,甚至还成了单位法人代表。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可导致各种各样的皮损和周围神经损伤,比如脱发脱毛、不出汗、感觉障碍、结节、皮肤糜烂、萎缩、兔眼、视力损害、面瘫、关节强直、腕足下垂、手足短缩等畸残,且从前长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曾被视为“不治之症”,给流行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被视为可致畸残和难以治愈的疾病。近些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关怀以及科学的进步,该病已成为可防可治的疾病,社会印象已有所改善。
      某镇某村一位患者,因面部难看,受到歧视,村民们为该患者划定了一条较窄的“专用路线”,出入不准走其它的路。其就读小学的孩子在人群中成了的异类,没有密切的伙伴。疾控中心的麻风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耐心地召集村负责人和村民,讲解该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等防治基本知识。并在患者家用其杯子喝水,还与患者一家合影,用实际行动逐渐打消了村民们心中的疑虑。该患者面部恢复后,常德市皮肤病防治所免费为其植了眉毛。如今,笑容又回到了该患者的脸上,村里再也没人躲避了,而且,时不时还有村民去她家里喝擂茶。“专用路线”自然消失了。
      麻风病人大多数居住在深山偏远地区,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不仅要翻山越岭,走村串寨,还要忍受饥渴和委屈。1996年国庆假期,去杨溪桥乡追踪监测一位麻风病人。由于该患者一家曾受到歧视,便不愿见到医务工作者,对前来监测麻风病的医生骂了起来。这时医生并未退却,而是耐心解释说:“我们是代表政府来给你们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是无偿的,既不吃你们的饭,也不收取出诊费和其它任何费用,更不拿你家的任何东西。别人在国庆假期已经休息了,我们还来山区看你们,为什么?我们就是要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经过耐心细致解释,患者一家人终于理解了来意,接受了医务检查。
      疾控中心的麻风病防治人员不仅关心病人的病情,而且很关心病人的生活。由于疾病缠身,相当一部分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非常艰苦。为帮助他们脱贫,麻防人员四处奔波,穿梭于各级政府、部门、社团之间,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麻风病的危害和麻风病人的痛苦,以及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基本知识,争取麻防项目与经费,争取对病人理解的空间。为他们提供生活的经济保障,教他们防治畸残的基本知识,并支持他们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已对两人安装了假肢。由于工作细致,对病人体贴入微,患者及其家属对麻防医生有了深刻的良好印象。一次,医生不辞艰辛去边远山区西安镇磨子坪村监测一位不仅身患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双目失明的的麻风病人蔡老汉。当走到他家门口时,医生叫了声患者名字,只听患者从屋内答应了:“呀!是宋医生来了。快请进。”听到这声音,在场的同志们都感到这医患关系非常亲切。要是去这山区的次数太少,对病人关心不够,患者仅凭耳朵能分辩出叫他的是谁吗?
      尽管我县麻风病防治工作质量居全省县级先进水平,多次被上级评为麻风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但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任劳任怨,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关爱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逐步消除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为病人做好服务,共同享有美好文明的生活,使他(她)们重归社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