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时政要闻>详细内容

古稀老人立碑育人

来源:本站发布 发布时间:2008-11-19 08:50 【字体:
    每个路过桃源县剪市镇走马坪村九组水泥路口的人,都会看到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存好心 做好事 说好话 读好书”几个大字。这看似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碑,在当地群众的心中却是一座丰碑,深深启迪着马坪村700多名群众的心智,并使这个村悄悄变化着……
    那是2006年,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在紧抓国家实施“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战略机遇大搞交通建设。走马坪村也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党员大会,一致通过了硬化村道的决定,并通过了根据公路受益程度分不同标准筹资的方案。但由于走马坪村交通比较闭塞,经济相对落后,加上历年欠款比较多,群众的思想认识也比较混乱,不少农户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拒交筹资款。这给工程的进度和村干部的工作造成了极大被动。等到了年底,不仅硬化公路的钱没能如期收上来,连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10元钱的参合资金也收不起来,村里的各项工作也陷于被动,各种矛盾也日渐突出。
    面对村里的这般困境,七十五岁的沈双全老人一开始也觉得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统一群众的思想认识。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刻写几块石碑,石碑上都刻着教育人的诗词对联或话语,立在村头路口。只要有空,沈双全老人就站在石碑边解释宣讲碑文内容,还把反映桃源交通事业大发展大跨越的专著《通途》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说给大家听。老人的每次宣讲都使得群众心里越来越明,不断焕发出捐资出力、投身修路的热情。
    在沈双全老人的感召下,在座座石碑的劝导下,这个原本连农村合作医疗人均10元钱都交不齐的村,当年不仅修建起了高标准的乡村水泥公路,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也达到了90%以上。
    沈双全老人在当地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只有高小文化的他样样都好学。1957年到1961年,沈双全曾在县水利部门工作,1962年充实到农村一线。到地方后,他又为家乡的水利建设服务,曾参与张家湾、天台山、白竹山等机埠的修建,负责其台渠的测绘。全乡的水利测绘与施工他都参与过。七十年代后,沈双全又在竹园水库工程处工作了八年,直到1984年才回家务农。沈双全虽在外工作了那么多年,在一次施工过程中还受过伤,但他并没有带着退休金回家。光凭这一点,村民们就很感动。何况沈双全还是岩匠、木匠、漆匠、篾匠,能写能画,能织会雕,是个多面手。无论哪家过事,他红白都会,能写能唱,久而久之,他在领导、群众的心中也就树立了较高的威信,赢得了不少群众的尊重和支持。
    沈双全不仅热心帮助群众、友爱邻里,也非常热爱公益事业。沈双全老人所在的村里有两口病险库塘,热心的沈双全老人上跑镇、县,下访农户,发动各方力量整修病险库塘。在他的努力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共筹集了两万元资金。上湾大堰已于今年上半年整修完工,他负责放样施工。另一口也列入了整修计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