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四十载 逐梦新桃源】40年来,桃源县基础设施有哪些变化,你还记得吗?
1978——2018年,桃源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了我县基础设施从制约发展到助力发展的转变。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桃源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基础设施发生了哪些变化。
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桃源的交通建设逐步革除投资渠道单一、体制机制呆板等弊端,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改革管理体制,全县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现社(公社)社通公路的基础上,21世纪初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1999年4月,历经4年建设的桃源沅水大桥竣工通车,这是县内首座特大公路桥。大桥位于县城主城区东南端,连接319国道和226省道,使县城主城区与319国道直接相联(建桥前须经轮渡);
几乎与此同时,过境桃源的石长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桃源盘塘镇回龙庵居委会辖区内设立火车站,结束桃源不通火车的历史。
到2017年,全县各类公路里程达4446公里,比1978年增加4129公里,公路密度和村通公路率亦居湖南省各县(市)前列。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40年来,桃源的城乡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县城核心城区建成面积由1978年的2.2平方公里扩大至如今的66.1平方公里,40年扩充30倍;常住非农业人口由1988年的54218人增至如今的221054人,30年间年扩充3.1倍。
县城街道总长达158.19公里,供电、供水、排污、通信、公共交通等设施设备齐全,桃源县城已成为一座颇具规模、充满现代气息的繁华之城。全县建制镇由20世纪70年代的1个,逐步增至23个(包括桃花源镇)。
全县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6.06%提高到2017年的40.91%,40年间年提高34.85个百分点,全县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处处呈现出一派盛世桃源的新景象。
(编辑:官必珍)
(审核:曾新民)
(签发:王帮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