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先烈 祭青春|看桃源2018青干班学员如何对话先烈
历史厚重,沉甸甸的都是血泪。
岁月辗转,最无悔的仍是青春。
怀着对革命的敬意,对青春的敬畏!10月22日到25日,踩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桃源县2018年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员们在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沾满了青春和热血的革命之山,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革命精神教育培训。
这座山就是井冈山!
我们都知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1927年登上井冈山之时,毛泽东34岁、彭德怀29岁、陈毅26岁、罗荣桓25岁、粟裕20岁、萧克20岁、黄永胜17岁、曾志16岁、彭儒14岁......;在而后两年零四个月的斗争中牺牲的48000多名烈士里,卢德铭22岁、王尔琢25岁、伍若兰26岁......。可以说,井冈山的斗争史,不仅是一部革命烈士用鲜血谱写的红色史诗,更是一部青年志士用生命绘就的青春华章。
2018青干班的学员一半为85后、一半为90后,和他们当时的年纪不相上下。秉持内心的虔诚,胸怀无上的敬仰,在这片革命热土上,学员们穿着红军服、戴着红军帽、挎着为人民服务的背包,以当代红军的姿态,潜心学习,用心感悟。
专题教学,主讲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重树理想信念;访谈教学,对话井冈山革命烈士后代,聆听先烈故事;情景教学,观看《印象·井冈山》实景演出,重温峥嵘历史;激情教学,学唱革命歌曲,体味激扬青春;现场教学,走访战争遗址,感受烽火岁月;体验式教学,重走挑粮小道,磨练革命意志。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带领学员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了硝烟炮火、流血牺牲的战争年代。
小井红军医院
医院条件十分简陋,可炮火纷飞,每天都有伤员,没有手术刀,便借来村民的菜刀充当手术刀,没有消毒水,便用食盐兑水消毒,鲜红的伤口沾上盐水,撕心裂肺的疼痛深入骨髓。
茅坪八角楼
八角楼的灯火,照亮了革命的道路。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初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问题。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馆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复制品2000多件。 毛主席在八角楼用过的煤油灯、朱德挑粮时的扁担、声光电还原的战争场景,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献、一个个故事,重铸起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小井红军烈士墓
1929年1月29日,国民党反动派将在红军医院养伤的130多名重伤病员和医护人员重重包围,逼问红军撤离方向,无一人透露,国民党反动派用机枪对准他们扫射,鲜血染红了溪水。当时,被射杀的伤员中,年纪最小的只有14岁。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里安葬着48000多名在井冈山时期牺牲的烈士,其中有名有姓的15744人,其余3万多人成了长眠于此的无名英雄,他们有的正值豆蔻年华、有的刚刚三十而立,飞扬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崇高的革命事业。26岁身怀六甲的伍若兰,为掩护红军脱险,被捕入狱,就算敌军剖开她的肚子,将她腹中孩子取出剁成肉酱,她也没向敌军透露半个字。18岁的吴月娥,被敌人强逼带路寻找红军下落,她却有意将敌人带到悬崖边上,抱住敌军军官纵身跳崖,同归于尽。22岁的卢德铭,为掩护部队前进,挺身而出,在枪林弹雨中阻击敌军,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青山有幸埋忠骨!听着这些悲壮而又豪迈的革命故事,2018青干班学员踏着沉重的步伐,拾阶而上,向这些青春先烈敬献了花圈,并重温了入党誓词,澎湃的心潮化成了前行的动力。
“一寸山河一寸血”,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烙上了年轻的脚印;这里的每一寸山河,都沾染了青春的热血。站在一个个庄严肃穆的旧址前面,穿越时空,和那些青春飞扬的先烈对话,一个个可歌可泣、荡气回肠故事震撼着青干班这些同样年轻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
理想很远大,有信念支撑,方能到达。
青春很珍贵,为信仰献身,方显伟大。
经过为期四天的井冈山精神的洗礼,2018青干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编辑:官必珍)
(审核:曾新民)
(签发:王帮海)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